【环球快播报】旷世绝美话故宫(之一)

千龙网   2023-04-22 18:18:14

原标题:旷世绝美话故宫(之一)

一座宫殿,随着王朝的解体,在渐行渐远中,如落幕之余晖:残阳似血,在神圣、迷离中令人眩晕而倾倒;晖光陆离,折射出斑斓的兴衰更替、后宫喋血、权谋争斗,令人惊心、悲凄而哀婉;晚霞璀璨,映照出过往的盛景和日复一日的文化记忆。余晖,在犹抱琵琶半遮面中增加了这座建筑的神秘莫测,让人在不断留恋宫殿壮阔宏大的旷世绝美中,不经意间升腾出哀婉之叹!


【资料图】

这,就是故宫的前世今生,是映照了800多年的文化之美!

朋友,每当你站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向北凝视朱红色城楼和城楼身后展开的故宫,会不由得从心中升腾起无尽的遐思和追寻,自觉不自觉地领略和思考建筑背后浩瀚的历史。

五朝宫阙八百载,天下承平三大殿,四夷来朝有乾坤,二十四皇显威权。巍峨的宫殿,神圣的皇权,灿烂的霞光,耀眼的晚霞,惊诧于1911年辛亥革命的“一声枪响”,落幕在1912年裕隆太后率宣统皇帝发布的清帝退位诏书,凝固于1924年冯玉祥部下鹿钟麟将末代皇帝溥仪赶出紫荆城,定格在1925年的“故宫博物院”宣告成立。

之后一百多年来,昔日的禁地——紫禁城,成了百姓的观赏地、游览地、猎奇地、寻美地,成了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建筑的“符号”,成了三千多年中华传统文化的遗珠和宝库。

一座城,是一方水土,一地风情,一域文化。一座城的地标,代表的不仅仅是物象,孕育的是一邦民族气象,成长的是一域独特文明,象征的是一国之气节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兴替演进。

环顾当今之中国,走入历史隧道,纵览五千年、雄视三千载,不见殷纣之鹿台、始皇之阿房宫、曹魏之铜雀台、汉之未央宫、唐之大明宫……唯独存世者,故宫紫禁城是也!

历经辽、金、元、明、清,五朝宫阙,八百多载!故宫,扼南北、令九州、安天下、怀四方,是几代中央王朝的中枢,是当今世界仅存规模最大、保护最完整的皇家宫城。

这一任何建筑都无法替代的宫殿,是随着中华民族历史发展所决定的。历经了游猎、氏族、部落、封建时代,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一直在崇尚皇权中,在介于南、北两民族之间的黄河、长江流域聚散起伏,寻找着国家一统、民族团结的“稳定器”——皇朝都城。苍天在上,“君权神授”,唯“天子”“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才能在“龙行天下”中而树立起民族团结的召唤力、凝聚力、向心力,才能天下大定、号令四方、兴盛家国。

地处华北平原北端的北京,是中原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错地。不同民族与文化之间的冲突和争战,渐进成为这一地区发展的主脉和交流融合的舞台。因而,多氏族杂处,在这块“龙兴之地”建起“天子”行宫,是故宫在800多年前必然出现的大势所趋、帝国重器!

尤其辽代以来,辽改幽州为南京,作为“五京”之一,开民族、文化发展新气象;到了金代,随着金中都的设立,多民族的文化融合使北京从中华文化的分支逐渐形成引领中华文化集大成者;元大都,作为中国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一座全国统一的王朝都城,民族融合成为历史文化发展的主线,不但把北京文化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而且逐渐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国际大都会。

明、清两朝,政治一统、国家稳定、商贸繁荣、文化兴盛,汇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多民族、多地域的封建文化走向鼎盛,象征皇权的故宫也在威慑天下、一统中华、朝服四夷中,逐渐走向了其最终的命运——凋敝、没落。正如明代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云:“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故宫,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建筑精髓的“灯塔”“明珠”和精神象征,如“青山”依旧在,似“夕阳”几度红,成为永远的“东逝水”“喜相逢”。

走入夕阳中的故宫,宏伟、壮丽、威武的宫阙无不透视着皇权至上的气息——黄瓦红墙、彩画护栏,每一处建筑、装饰、用器,都是皇权物化、制度和等级的载体。置身期间,仿佛不断有明永乐、洪熙、宣德……清顺治、康熙、雍正等“天子”在天下中心的“太和殿”登基,端坐于保和、中和两殿中开“金口”,把“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诏令发往全国各地;不时“见到”皇后、嫔妃在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交替演绎着“三个女人一台戏”的争宠权斗、夺嫡谋位、步步惊心……

往事越千年,仿佛600多年的明、清往事,一幕幕在脑海里呈现。(楚建锋)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