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刘成华,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考级中心考官,共青团中
【个人简介】
(资料图片)
刘成华,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考级中心考官,共青团中央中高级人才培训中心讲师,全国教师书法展评委,辽宁省有突出贡献书法家。
【作品鉴赏】
七绝.镇国之宝~石鼓文
刘成华
钩环劲屈势沧茫,璧落仙山气欲煌。
异古殊今形似鼓,飘然缨组震潇湘。
注:石鼓文是先秦时期的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发现于唐初,共计十枚,高约三尺,径约二尺,分别刻有大篆四言诗一首,共十首,计718字。内容记叙秦王出猎的场景,故又称猎碣。原石现藏故宫博物院石鼓馆。
七绝.李斯(中国第一个书法家)
刘成华
斯君小篆妙精安
云卷云舒海淼盘
铁画銀钩星日丽
琅琊刻石见雄观
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公元前221),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一直从秦朝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七绝•《西狭颂》
刘成华
苍松劲节运玄虚,浑穆开张气象舒。
欲问雄强那家得?黄龙石刻最佳书。
注:《西狭颂》亦称《李翕颂》、《黄龙碑》,东汉建宁四年(171)仇靖撰刻並书丹的摩崖石刻,位于甘肃成县天井山鱼窍峽,记载武都太守李翕生平,歌颂其为民修复西狭栈道的政绩。
《西狭颂》与陕西汉中市的《石门颂》、略阳县的《郙阁颂》同列为汉代书法三颂,是三大颂碑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摩崖刻石。
七绝•《郙阁颂》
刘成华
嘉陵古道朔风声,郙阁残碑汉月明。
巨象蹒跚存简朴,孤鹏寂寞少纷争。
注:《郙阁颂》是刊刻于东汉建宁五年(172)二月十八日的一方摩崖石刻,由仇靖撰文,仇绋书丹,属隶书书法作品,原在陕西略阳县嘉陵江西岸,现存于略阳县灵岩寺。
《郙阁颂》通高170厘米,宽125厘米,刻文19行,满行27字,记叙了东汉武都太守李翕重修郙阁栈道之事。书法上,其用笔于圆转中又增方折,结构内敛,章法茂密,俊逸古朴,大气磅礴。与《石门颂》、《西狭颂》並称“汉三颂”。
七绝•唐书法家欧阳询
刘成华
博览群书气势雄,金刚瘦硬笔生风。
光茫四射醴泉骨,楷式森严在此中。
注: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湖南长沙人。幼而好学,博览经史,工书,为唐初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並称“初唐四大家”,与欧阳通合称“大小欧”。欧书瘦硬,法度森严,笔力险劲,如金刚目,力士挥拳,对后世影响深远。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等。
七绝•褚遂良《伊阙佛龛碑》
刘成华
伊阙端庄意独横,婵娟婉艳更倾城。
谁知璞玉精雕处,礼器融真绝品生。
注:褚遂良(596-695)字登善,杭州人。历任起居郎,谏议大夫、中书令。是唐朝宰相、政治家、书法家、弘文馆学士褚亮之子。书法融合汉隶,独创风貌,与《礼器碑》接近,似美人婵娟,不胜羅绮,增华绰约,欧虞谢之。代表作《伊阙佛龛碑》。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並称“初唐四大家”。
王羲之《兰亭序》
刘成华
兰亭碧水曲流觞,茂竹和风赋雅章。
一部诗文留几处,千秋翰墨永焜煌。
注《兰亭集序》是书圣王羲之在浙江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353)写出的“天下第一行书”,也称《兰亭序》、《临河序》、《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唐太宗对王羲之推崇备至,亲撰《晋书》中的《王羲之传论》,将临摹本分赐贵戚近臣,並以真迹殉葬。
七绝•南梁《瘗鹤铭》石刻
刘成华
焦山瘗鹤铭千古,落入江中隐圣形。
峭拔奇踪堪可睹,苍茫妙境更空灵。
注:《瘗鹤铭》原石在江苏镇江焦山崖石上,宋时被雷击落入江中。康熙年间陈鹏年将石捞出。《瘗鹤铭》字体浑穆高古,用笔奇峭飞逸,虽是楷书,却还带隶书和行书意趣。结字错落疏宕,笔画雄健飞舞,对后世影响很大,被推为“大字之祖”。
七绝•孙过庭《书谱》精髓~审美论
刘成华
临池大道贵为中,不厉风规自远同。
险绝和平初未及,人书俱老乃灵空。
七绝•孙过庭《书谱》精髓~创作论
刘成华
众妙攸归骨气雄,花林落蕊遒姿融。
神情至圣方为道,笔力仙槎自有风。